小心“情绪躯体化”

沈公子 31 0

一、“情绪躯体化”的含义

 “情绪躯体化”是指一个人的情绪问题或者心理障碍没有通过心理症状,而是以身体症状、生理反应的方式呈现出来。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看,这是情绪转变为躯体形式的过程。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:个体常常会感到身体上的不适,但往往难以检测出实际器质性问题(比如:常常感到为胃痛,但检查后并未发现胃部有任何异常或病灶)或是对自身症状的判断和反应远远超过实际检查结果(比如,感到颈椎剧烈疼痛,难以动弹,但检查后发现只是颈椎轻微疲劳)。

小心“情绪躯体化” 第1张

因为不能用其已知的生理学或医学知识解释躯体不适,所以患者会不断求助于医院。有报道称,医院就诊的患者中,25~50%患者存在躯体化症状。而调查显示,躯体化症状患者就诊率、住院率及住院费用远高于无躯体化症状患者。躯体化其实也是一种防御机制。很多的“躯体化”最终是可以通过探索内在小孩来化解的。

二、最容易使身体躯体化的人群

第一类是孩子。

因为孩子的语言能力、反思力和对内在的觉察力都还比较弱,又因为身体还处于成长早期,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反抗和表达,同时如果孩子也没有在养育者的帮助下学会用语言表达感受,他们便可能倾向于用躯体形式(生病)或行动来替代语言。

比如,有的孩子一听到要上学,就会出现肚子疼、头疼等各种身体不适的症状。这些孩子到了学校门口,会疼得越发厉害,他是真的疼,并不是装的,到医院检查没问题,回家就不疼了,再上学又开始疼。潜意识中他在用这种方式表达说不出的抗议或恐惧。

第二类是内心冲突特别大的人。

这种内心冲突,指的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。比如:我是要做自己OR去迎合他人的标准。或者说是“我想要怎么做”OR“我觉得应该怎么做”之间的冲突。

当冲突大到人们不能承受的时候,就会使用身体躯体化来表达。比如,有个人特别喜欢摄影,可他的父亲不允许他搞摄影,非要让他去考事业单位。

结果在两轮面试期间,他都生病了,发烧到40度,最后不得不放弃面试。表面上看来,他没能完成面试,应聘失败了,但是他的潜意识通过让身体发烧,取得了内心意愿上的成功。最终,“病倒了”就成为拒绝被父亲控制的充分的理由。

小心“情绪躯体化” 第2张

三、身体在为你的坏情绪买单

语言有欺骗性,可是身体是诚实的。身体会表现出人们内心的潜意识,它负载痛苦后会变得紧张沮丧,这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警报信号。每个人因其身体的脆弱程度、承受能力不同,所表现的情况也不尽相同,这又会导致新的焦虑或不安。这是一种会自动加强的恶性循环,它导致人们身体陷入经常性的应激状态,并引发慢性、持续的疼痛。

小心“情绪躯体化” 第3张

四、躯体化症状的呈现

不适症状可能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、器官、部位,常见的可划分为以下分类:

01假性神经系统症状:

失明、复视、视物模糊、头晕昏倒、意识丧失、记忆缺失、行走困难、肌肉乏力、排尿困难、异常皮肤感觉(烧灼感、疼痛、寒战、痒、麻木、蚁走感)、疲惫无力、手指震颤、面部抽动等。

02耳鼻喉症状:

口腔溃疡、耳鸣、咽喉异物感、吞咽困难、失音等。

03消化系统症状:

腹痛腹胀、打嗝嗳气、反酸、恶心呕吐、食欲下降、肠道功能紊乱、腹泻、便秘、胀气、体重减轻等。

04性心理症状:

性欲冷淡、性交时缺乏快感、性交疼痛、阳瘘等。

05女性生殖系统症状:

痛经、月经不规则、整个妊娠期严重呕吐等。

小心“情绪躯体化” 第4张

06疼痛症状:

头、背、关节、四肢、生殖器等疼痛、排尿疼痛、肌肉紧绷肩颈位置尤其明显。

小心“情绪躯体化” 第5张

07心肺症状:

气促气短、心慌心悸、心前区疼痛、胸痛胸闷等。

08睡眠障碍:

整夜不眠、服药效果不明显、感到痛苦等。

09特殊症状:

身体机能的错乱、免疫力下降、诱发过敏症状等皮肤病。

以上躯体化症状可能会不断改变、游走,受症状困扰,患者会出现反复就医和明显的社会功能障碍,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。社会、人际及家庭行为方面存在长期障碍,持续时间往往在6个月以上。

五、如何缓解症状

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,我们的文化教育背景常常是克制自己、含蓄内敛和保守私密。这种感情上的负担导致负面的能量不断堆积在体内,终将超出所能承受的负荷。学会自我放松,哪怕是刻意地去自我放松,有意识地在行为上表现出快活和轻松。去建立一个正向的循环就要从转移注意力开始,关注积极正向的内容,主动创造积极的情绪体验,减少对身体的过度关注。

● 身心练习——如正念冥想,或瑜伽

● 运动——如散步、跑步或其他有氧运动

● 放松训练——如呼吸/想象/或肌肉放松‍

不断的自我探索与成长,对自己始终保持好奇心,探索自己的内心感受,在心理层面与躯体感受之间建立连接,抱着好奇心感受身体症状的发生与变化,寻找规律;通过自我成长,学会新的处理内心冲突的方法,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。

社会支持系统的理解与鼓励,这类群体所有的不适都是真实存在的,甚至这种不适的感觉比真正的躯体不适更加难受,家属及朋友要鼓励其倾诉,合理宣泄;理解他们的难受与痛苦,主动关心,积极鼓励。

发布评论 0条评论)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